傳家

/ / En
Top

名家之言

傳家之寶

余光中

西元2012年11月

自從上世紀初五四運動以來,中國人就一直在社會主義的終極理想與資本主義的急功近利之間,左顧右盼,飽受壓力。至於中國文化的悠久傳統,則與所謂封建混為一談,貶為陋習,在文革期間尤成反面教材。資本主義以時尚來促銷,社會主義則以政治正確來施壓。其實時尚冷熱多變,政治正確也似乎十年一改,作不得準的。蘇聯瓦解後,列寧格勒恢復舊名,改回聖彼得堡,而俄國人又回去上東正教堂了。在中國,革命變成改革,解放變成開放,不再輸出革命,改成輸出孔子了。

近幾年來,大陸順從民情,將清明、端午、中秋三大節慶改訂為公假。兩年前,屈原故鄉秭歸的縣長,早在端午的前兩個月來西子灣拜訪,請我務必去秭歸參加該年的祭屈盛典。我為此更新寫了第七首弔屈的詩,長86行,在典禮上朗誦。其實在此之前,我已經兩度應邀,去成都的杜甫草堂誦詩祭弔詩聖。

天下大勢,往往因政治而分,因文化而合。都江堰水利迄今,換過了多少朝代,但其為民之福不變。任祥女士編著的這一套四冊的鉅書《傳家》,以《中國人的生活智慧》為副題,就是要傳承歷久不絕的中華文化,但其方式不是徒託聖賢之空言,而是要落實於日常的生活,印證於靜態的觀念,動態的節慶,當能贏得雅俗共賞。書以「傳家」為名,就是希望她的讀者以家庭為人倫的單位,以傳統為家當,為遺產,一代代傳之後人,而其傳承,不止於修族譜,蓋祠堂,分家產,完正嫡,更在於要有歷史的擔當,民俗的共鳴,文化的意識。這樣的傳承,才能及於思想與感情。但是腦與心一起投入還不夠,因為民族的歸屬感還有一條捷徑,那便是入之於口而到於胃的味覺。所以書中「以食為天」的篇幅很大,而「生活札記」一章裏也時常會寫到廚灶的藝術。此外,「歲時節慶」、「齊家心語」等章還追述民俗的由來,人倫的意義。例如《秋》冊便解釋中元、中秋的習俗;而「齊家心語」一章更描寫了自己的雙親和公公,這便是當代的孝道了。

 《傳家》四冊對古代傳統的解說實在包羅萬象,幾乎是當代家庭生活藝術的小百科全書,隨時查閱,必多驚喜;這對一家之長或家庭主婦真有幫助。例如春夏秋冬24節氣,例如中藥、占卜、風水、面相,以至於食物熱量、血壓紀錄、度量衡換算、出國旅行備忘錄等圖表,真是體貼入微。

任祥女士,青衣祭酒顧正秋的女兒,國際建築名家姚仁喜的妻子,走出自己一條溫馨的鄉愁之路。不愧是生活藝術的通人,家庭文化的美學家。


 

stamp
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