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家

/ / En
Top

出版缘起

在所有文字中,我最喜欢也最重视「家」这个字;因为「家」不仅维护所有生命的成长,更是激发人类智慧与文化演进的基石。
当「家」与另一个字「传」结合起来,形成「传家」,这就意味着对传统的继承。在中国文化最早的记载,西周康王时代即出现「子子孙孙永宝用」的铭文,后来成为青铜器常见到铭文。这句话是期望后世子孙能铭记和珍爱祖先的功德与荣耀。这说明,我们的文化自商周时期,人们即有不朽的传承意识。

时至二十一世纪,我选择留给孩子们的铭记传承是这套《传家》。在这套书中,我钜细靡遗的呈现我对这个课题的经验与追索,以几个段落,做出一套适用于现代生活的地图;除了给我的孩子,也希望能与你们分享。我深信,不同地域的人,用这一套地图,套上自己的父母心与文化情,一定可以照样做出一套属于你自己的「传家」。希望这一套书,可以帮助你建立起根植于爱的文化传承、一个融合美与教育的无价遗产。

我编撰中文版《传家》的源起,其实来自于「迫切感」。2007年夏末,我从台湾飞到美国San Francisco,开车陪着大女儿Joyce去Houston,继续她的大学生活。那是一段遥远的路途。在四天三夜的车程中,我们母女锁在小小的车厢里,有说不完的话。Joyce说的,大多是她的新生活,描绘种种她对未来世界的想像,我则是不断的唠叨,叮咛她不要忘记自己血液中珍贵的传统文化,不要忘掉自己的根,以及她从小学习到的纪律与教养、伦理与谦卑。我还特别跟她强调:爸爸跟我送妳到美国上学,是希望妳汲取西方文化里的好东西;妳将喝到更多自由、自信的水,但千万别学一些不该学的回来呀……。

但是,那趟旅程,让我无奈的发现,临行之前对女儿的重重叮咛,怎么样都好像讲不清楚,不够完整。我觉得焦虑不安,在回家的路上,我自己笼罩在一种迫切要做些甚么的使命中。我想,我跟自己相处了十八年的女儿,都没法有系统的说清楚食衣住行,传统文化里该注意的细节,我又如何能让他们知晓自己血液中已经存在的养分呢?

这强烈的迫切感困扰着我,跟着我回到台湾。……就是这份迫切感,促使我完成了『传家』。

Joyce与她两个弟弟,从小在台湾就读台北的国际学校。那十几年里,为了加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,我总习惯性地收集整理很多教材,不时的与他们分享。那趟从加州开车到德州的谈话历程,让我决心以那些收集的教材为基础,有系统的扩编成一套书,让他们可以带在身边,不管到哪里都能代替我的叮咛。

回到台湾之后,我夜以继日的整理,写作,摄影与编辑……。2010年,《传家—中国人的生活智慧》终于问世。我赶在那时出版,是因为那年Joyce大学毕业;Julian二十岁;Adrian则是高中毕业,正要离家去读大学。能完成这套书并放进他们的行囊里,我感到非常高兴。……这是我们一家共有的里程碑。

经由这套书出版后的迴响,让我体会很多人都有着对文化延续的渴望,都需要一个跟家人共同设计的生活准则,「传家」的概念受到了重视,让我非常的欣慰。

我出生于1959年,能在暮年之前出版《传家》中文繁体版、中文简体版与英文版,去年底开始着手进行日文版,能完成这个梦想,是一个三生有幸,难能幸福的一件事。

1949年前后,由于中国的内战,我的父母与数百万中国百姓,纷纷从大陆各省移居台湾。他们离开家乡的心情是仓皇而悲痛的,却也因而免于1966年后的文化革命摧残。这些定居台湾的百姓来自大陆各省,语言与生活习惯不尽相同,却都保留了基本的中国文化;尤其是各具特色的饮食,服饰,戏剧等等。他们大多在军中、学校、政府机构服务;也有经商,开银楼、布店、书店、餐馆,或在街边摆摊卖面……。很多年纪较轻的大陆人,也与台湾人结婚生子,传宗接代。这些中华文化与血缘的融合,使得曾受日本统治五十年的台湾,产生了更多元灿烂也更有活力的文化。

我生长于台湾,很幸运的在严守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庭成长,得以学习许多历史久远的习俗与礼教。我非常感恩自己能在这样一个色彩浓厚多元的环境中成长,所以在编撰本书的过程中,只要回想以往的日子,生活中的味觉、视觉、知识、美学、哲学、保健、有机食物……,纷纷鲜明的呈现出来。

台湾经历过不断的迁徙与融合,又经历了稳定的经济成长,我所有的生命经验都是完整美好的,所以撰写本书时,只要述及往昔的状态,大多可以具体的描绘出来。书本若有牵涉历史与专业的议题,我则必找专家协助,以臻完整。

本书跨越时间久远,是传说或历史故事,避免不了其沉重与冗长的矛盾,传承需要技巧,因此我决定要有一种契合时代的叙事方式,将所有图绘重新绘制,所有照片,也重新拍摄的;这有别于一般传统的出版,具有高度的取材难度。好在我自己从事的行业,一直没离开视觉、设计与美学的范畴,所以,我自己佈置所有的场景拍摄,我也特别喜欢绘制漂亮的表格,做各式各样跟传统与季节有关的礼品……,多年以来磨练而成的既有经验,让我得以活用于这套书中,而我希望分享的,全部是生活中快乐的、美丽的、正面的事物。所以这套书在划面的撷取,文字故事的撰写等,大多经过精心的美化与编排。

我不是专业作家,这套书的出版,完全是一厢情愿,独自摸索筹划完成。它不是我的梦,而是一件我认为该做的事。既然该做,就未曾考量成本利润通路等问题;这当然不符合现今的出版行规。出版专业人士面对这套书,第一个反应可能是如何归类?其次是,内容这么多样丰富,当然要拆成很多本来卖!它的部落格在哪里?如何培养社群?它的商业策略是甚么?如何把这个题材构筑一个时下最流行的「文化创意产业」王国?……。──在现代行销上,他们的考量当然是对的;只是我的目的与商业无关,我的时间有限,量力而为是原则。我一直提醒自己,不要混淆了初始的出发点。我的出发点纯粹是一个单纯的母亲,想要提倡「家庭」的价值,想要传承、分享以及贡献。

这么多年来,日日夜夜构筑与撰写这套书,其实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;因为我的背后并没有一个团队的支援。我嘲笑自己像个说客,抱着整套书的架构,自己写的剧本,几万张的照片,周遊无数的地方,去见无数的人,请他们帮忙,并在他们的眼神中寻求做下去的勇气。

在撰写这套书的过程中,我常因某个小偏方,要跑好几次各地的遥远村落,想获得些流传在古旧厨房里的味道,或是某位传统女性身上的想法与学问,想记录她们务实的方式与技巧。甚至路上的行人都可能是我要学习、请教的对象。几年来的上山下海,交了好多朋友,他们都是帮助我完成这套书的幕后推手。而我寻求的共鸣,也都是对生活有着独到经验的前辈,譬如会烧菜的大厨、种菜的农夫、干练的家庭主妇、学校的老师、中医师、善做手工艺的阿姨、深知传统节庆礼俗的长辈与历史学家……;当然还有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的伟大导师们。

我自己才疏学浅,所知的常识并未如史学家那样追究根柢,编写这么一大套书的内容与资讯也许有不少谬误,在此诚心的期望前辈们惠予指正。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:能够给儿女后代留下这套书,是一种上天的恩宠。

stamp
Back